欢迎来到金达范文网!

县级中医药发展汇报(8篇)

时间:2024-08-21 09:00:13 来源:金达范文网

篇一:县级中医药发展汇报

  

  谢谢分享

  县中医药发展基本情况汇报

  县中医药发展基本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贯彻《中医药法》,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不断加快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开创了我县中医药事业新局面。

  一、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现状

  全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99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个,县直卫生单位4个,乡镇卫生院11所(中心卫生院4所、一般卫生院7所),村级卫生室68所,私立医院1所,个体诊所11所(其中中医诊所3所)。县、乡两级共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125人,乡村医生94人,个体医生12人,全县开放床位数710张(县直医疗机构570张,乡镇卫生院140张),每千人口拥有病床4张。县中医院现有职工279人,开放床位数220张,编制数160,在编人员141人。现有中医药从业人员37人,占人员总数的13.26%,其中中医师28人(高级5人,占比17.9%;中级11人,占比39.3%;初级12人,占比42.9%),研究生学历2人;中药师9人(高级1人,占比11.1%;中级3人,占比33.3%,初级5人,占比55.6%),研究生学历1人。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中药房设置率为100%;村卫生室均设置了中医诊疗室。2018年,全县医疗机构门急诊59.92万人次,其中中医门诊逾12.5万人次,约占门诊总量的20.87%。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一是加快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近年来我县加大了中医药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投资3700余万元在县义峰路新建县中医院,占地面积26.8亩,建筑总面积13571平方米,于2011年初投入使用。对部分乡镇卫生院、68所村卫生室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投入11万元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必要的中医药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县人民医院投入20余万元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

  二是扩大了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培育了中医特色品牌。县中医院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科室建设,中医特色明显,2015年9月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2015年第一批挂牌成立江西省热敏灸医院德安分院。针灸科康复科为省级基层特色专科,配备了腰椎四维牵引床、颈椎牵引器、站立床、吞咽障碍治疗仪、脑循环治疗仪、熏蒸床、中频治疗仪等康复理疗设备,结合中医传统和药物辅助治疗,可开展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诊断和康复治疗。未病先防,冬病夏治,三伏灸,三九灸等活动,雷火灸、隔姜灸、长蛇灸、热敏灸、拔罐、推拿等中医技术深受患者点赞。2018年针灸科康复科收治住院病人470人次,热敏灸2857人次,针灸、推拿、康复、理疗2.1万余人次。中医骨伤科为省级重点建设中医专科,开展的椎间孔镜、膝关节镜微创诊疗、中医正骨手法等效果显著。脾胃科和糖尿病科正在创建省级基层特色专科。国医堂充分发挥名老中医效应,外科中药薰蒸治疗、儿科小儿推拿按摩等。使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县中医院成立了基层中医指导科,安排专人负责乡镇中医药业务指导和培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训。乡镇卫生院均成立了中医科,建成了规范的中药房(库),中药品种达200余种,配备了饮片柜、药架、电针仪,神灯等中医设备,能够提供常见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煎药等服务。村卫生室能够开展5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2017年中医院潘蜀受葡萄牙传统医学院邀请,在里斯本、波尔图、布拉加三地进行理论授课和现场治疗教学,深受好评并被聘为葡萄牙传统医学院客座教授。县人民医院设立特色专科(烧伤科),主任程伟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创面外伤敷料“复方烧伤宁”,对火焰烧伤、热液烫伤、电烧伤、化学性烧伤、放射性烧伤、糖尿病皮肤溃疡、褥疮、手术切口久治不愈、各种外伤创面、手指断离伤、慢性溃疡等疗效显著。车桥中心卫生院积极创建中医示范区,将中医、针灸、理疗、康复有机结合,方便周围患者就诊。

  三是发挥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县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成立了中医“治未病”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将中医药与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工作相结合,通过为居民提供中医体质辩识服务和中医健康指导,在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中推行养生保健、食疗药膳、运动疗法,积极参与传染病预防,开展慢性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服务等措施,将中医药工作融入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中医药服务范围得到拓展。

  四是重视了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院围绕中医药开展多项主题活动。2018年6月,在爱民乡红岩村开展了以“走近中药,爱上中医”为主题的中草药野外调查活动;端午节开展了"悠悠艾草香、浓浓医患情"为主题的驱蚊香囊制作大赛和赠送香囊活动;8月,开展了首届“中国医师节”庆祝活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动,安排了传统医疗保健功法“八段锦”表演,评选了“十佳优秀医师”,组织中草药辨识大赛;积极策应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先后在塘山、丰林、聂桥、吴山、磨溪等乡镇开展健康扶贫义诊,送医药下乡、中医药文化科普等活动十余次。继续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和冬病冬养“三九灸”,500余人次参与体验。组建了一支业余陈氏太极拳爱好队伍。

  乡镇卫生院精心设计和建设传统风格中医诊疗服务区——中医馆。其中,车桥、丰林、邹桥、磨溪、高塘、河东、爱民等7个中医馆已建成使用,聂桥、林泉、吴山等3个中医馆已完成主体工程。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我县中医药事业虽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是中医院负债严重。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概算为3731万元,共支付各项工程款3713万元(含贷款利息600万元)。建设资金主要来源是:革命老区转移支付(项目)177万元、国债建设资金(项目)16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800万元、县政府处置原妇保院资产拨入831万元、医院自筹资金1745万元。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现在中医院欠银行贷款720万元,欠药品、设备材料供应商货款1978.72万元,共负债2698.72万元。负债经营,经费紧张,不能引进中医药诊疗新技术,信息化建设不完善,中医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群众中医药就医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是中医院民展空间不足。中医院是我县中医药的主阵地,在中医院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中医院一直以来规模小、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仍然没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能得到根本性改善;另一方面是中医院缺少进一步发展空间。突出表现在:医院已建成的门诊楼(含医技楼)、住院楼,面积偏小,住院床位紧张;没有教学用房;中药煎药室狭小,没有地方进行中药膏方等制剂制作;停车位紧张;已经没有空余的建设用地,医院进一步发展难,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从现状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我县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周边县市相比,已呈现逐步落后的趋势;从长远看,应当考虑新建具有中医特色的国医堂大楼和医养结合型的中医院。

  三是中医药事业扶持政策力度不够。自从国家确立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针以来,国家、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出台,以及新医改方案中对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强化,中医药事业面临着难得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但从实践来看,相对于西医,中医药还是处于弱势地位,中医药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新一轮医改的目标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迫切需要出台扶持中医药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我县医保政策对中医药扶持政策体现不够,在医保政策上没有充分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的补偿政策较少,中医药服务的补偿水平较低。如在中医院住院患者起付线低于综合医院以及中医药特色项目的报销方面优惠政策未能完全落实到位;中医药治疗方法最能体现“简、便、验、廉”特点,可是中医药治疗尚未列入门诊医保报销范围;有些中医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过低,如耳针治疗收费12元,刮痧16元,小针刀44元,游走罐10元。这些项目价格偏低而且耗时长,不能体现中医药服务价值,严重影响其推广应用。

  四是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乐观,中医特色还不明显,优势不突出。人才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是中医药发展关键,名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灵魂。我县因人才原因导致中医药服务网络功能薄弱,中医医疗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尤其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利用率不高,中医特色专科优势不明显;中医药资深专家较少且大多年事已高,名老中医更加缺乏,除了中医院杨环、管荣高、潘蜀等之外,像我县中医名家余立波这样有份量的名老中医已不见;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尚未完全建立,年轻中医药人才成长周期普遍较长,不能满足中医药工作的现实要求,农村中医药人才匮乏现象更为突出。中医治疗率、中药使用比例还不足,中医院中医药项目收入占全院业务收入不足20%,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为32%。中医特色专科专病诊治手段和诊疗优势还不明显,与综合医院相比竟争力明显偏弱。

  三、加快发展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对策建议

  中医药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既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因为其价格低廉、利于养生、副作用小的特点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特别欢迎,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也是一项民生工程。从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西)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都明确了各级政府完善中医药扶持政策,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职责。为进一步加快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大中医药事业政策扶持力度。首先是化解县中医院债务,支持中医院用地供给。县中医院整体搬迁负债中央化债资金908万元去年已到了我县,当时到了县中医院账户,两天后随即被县财政拨走。希望政府能把这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笔资金拨回给县中医院,化解中医院债务。中医院正在申报国医堂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建五层6000平方米,主要用于做门诊及病区,预算资金2400万元。希望政府在土地利用上考虑中医药发展需要,在项目用地划拨等方面给予支持,解决中医院的发展瓶颈。

  其次尽快出台我县中医药事业扶持政策。建议这个政策以政府正式文件下发。扶持政策的具体内容,一方面要制定对中医服务的扶持政策,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将中医经费实行预算单列,逐年增加事业经费;设立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经费,支持开展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中医科教、人才培养、适用技术推广、中医突出贡献奖励、农村中医先进集体创建及中医药工作的监督管理等;坚持中医院的公益性质,落实政府优先向中医院倾斜的补助政策,激励其开展中医药服务,尤其要重点支持中医院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完善中医药服务的医疗保障措施,落实中医药医保扶持政策。落实门诊统筹基金用于支付城乡居民在定点的中医院门诊中医药治疗按40%报销政策。实行医保中医药报销倾斜政策,扩大医保中医药支付范围。中医院住院起付标准比同级综合医院住院起付线降低100元,报销比例在原报销基础上提高5%。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调整中医药收费价格,提高中医诊疗费标准、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价格,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专业技术价值。

  二是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首先是扎实开展中医药人才培训,推进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特别是抓好乡村医生的培训,切实提高乡村医生运用中医药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普及。其次是在人员招录政策上给予倾斜。现有的事业单位招聘办法,对于招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尤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其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极为不利。要制定符合基层医疗机构实际的招聘办法,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再次是开辟引进人才绿色通道。不仅要引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还要注重引进已负盛名的中医专家人才,特别是引进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年以上中医人才,开辟医疗单位引进所需人才的“绿色通道”。最后是积极做好传统医学师承工作,积极动员基层合格人员参加传统医学确有专长人员考核,组织开展传统医学师承考核,加强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把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中医师送出去进修或拜师学习

  三是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引导中医药事业“错位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中医药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六进”活动,普及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推广培训中医药“治未病”养生保健知识,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支持中医药事业。

  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一般认为,中医在治疗“已病”方面,不如西医“立竿见影”,但是在治疗“未病”和“末病”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引导中医

  “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研究和确立中医药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定位。即:秉持“中”的特色,强化“医”的功能,彰显“药”的疗效。坚守中医药姓“中”,坚持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西医结合,推进“五个拓展”:服务对象由单一的诊疗病人,向服务健康、亚健康人群拓展;服务范围由治已病的传统领域,向“治未病”的养生和“治末病”的临终关怀两端拓展;服务内容由治病向预防、保健、养生、康复拓展;服务药剂由传统的“一抓一大把、一煎一大锅、一喝一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大碗”,向研制更多更好的中药剂型拓展;服务方式由等病人到医院就诊,向更多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送服务上门、送宣传上门拓展。

  四是探索中医秘方的保护与开发应用。部分中医医师通过自身多年摸索而形成治疗某种疑难疾病的秘方无法正常传承,也未能有效推广应用。对于这种情况,建议相关部门给符合条件的民间中医秘方授予认定证书,让其享受新药研发等方面的政策优惠。还可以设立民间中医秘方开发基金,对于紧缺、临床疗效显著、开发前景好的民间中医秘方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增强持有者的信心。同时,鼓励秘方持有者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所有者还可以将中医秘方转让给企业,或者以入股形式参加中医处方的开发,从而使中医秘方得到有效的推广,产生规模效应,造福广大百姓。

  谢谢分享

篇二:县级中医药发展汇报

  

  **县中医药工作情况汇报

  **县中医药工作情况汇报

  **县卫生局

  (20**年8月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关于开展云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政府研究课题调研的通知》及今天座谈会的安排,下面我将**县中医药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目前,**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1个(医疗机构19个),即为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个乡(镇)卫生院(其中4个中心卫生院)。全县现有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医护人员共30人,其中**县人民医院13人,乡镇卫生院17人;中医主任医师1人(县医院),主治医师2人(县医院2人、卫生院8人),执业医师6人(县医院3人、卫生院3人),主管护师1人(县医院),护师3人(县医院),护士1人(县医院),主管药师1人(县医院),药师1人(县医院),未取得资格6人(卫生院)。全县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有13个,占全县的81.25%。未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有3个(鸣音、**、**3个卫生院),力争年底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县有村卫生室102个,能提供中医服务的村卫生室有27个,占全县的26.5%,能提供中医服务的乡村医生有27人。**社区服务中心能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占全县的100%。长水社区服务站目前正在筹建中医科室,力争年底能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并达标。

  二、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切实抓好我县的中医药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我县加强了对中医药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1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为中医药服务工作提供了组织和政策保障。

  三、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2021年在巨甸镇中心卫生院进行了业务用房改扩建项目,其中扩建中医楼357平方米,并配置了部分中医医疗设备,在住院部病区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门诊设置了综合治疗室,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导向标识标牌。通过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卫生院中医药服务条件,提高了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二)加强特色专科建设

  由于历史原因,在区县分设时**县中医院整体划到古城区中医院,致使**县目前没有中医院。**县医院中医科为我县的一级中医临床科室,对全县中医工作起着龙头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中医科配置有牵引床、**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熏蒸床、激光治疗仪、电针治疗仪、肛肠腔内治疗仪等医疗设备。中医科由中医门诊和住院部组成,其中中医门诊设置中医门诊、中医专家门诊(中医内科及妇科)、针灸室、推拿室,中医住院部设置中医肛肠(痔瘘)、康复医学科,其中中医肛肠(痔瘘)为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专科(专病)。中医科现有核定床位10张,实际开放床位35张(加床20张),科室病床使用率达到200%,中医治疗率达90%以上。中药房能够提供350余种中药饮片和20余种中成药,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近年来,**县人民医院认真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积极开展中医特色诊疗工作,目前中医诊疗特色疾病有肛肠疾病、颈肩腰腿痛、带状疱疹、中风康复、周围性面瘫、血管神经性头痛、消化系统疾病(胃痛、呃逆、消化不良)、痛经及部分疑难杂症,中医治疗特色有针灸理疗拔罐、中医贴敷、中医熏洗、牵引治疗、激光治疗、穴位注射、中药内服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三)加强乡村两级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云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我们切实加强了2乡村两级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近年来在13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了基本的中医饮片、中成药及中草药,广泛开展了中医药服务工作,积极推广和开展了针灸、理疗、拔罐、中医贴敷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我们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重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注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二是加强培训工作。开展能西会中人才培养工作,2021年选派4名中医骨干参加省级师资培训。2021年举办培训班对我县102人乡村医生进行能西会中能力提升培训,20**年16人参加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同时通过师承培养、外派进修、对口支援、单位内部培训等途径加强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工作。三是加强中医药人才引进工作。为了广泛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我们在每年的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中,在有限的名额中尽量安排中医药人员的招聘名额,近五年了招聘了4名中医药人员,同时通过全省招聘执业医师项目招聘了2名中医执业医师对太安和**卫生院工作,20**年引进中医药人才2名。

  (五)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全县各医疗机构过道、诊室、病房等处悬挂古代中医名家、中医药、“治未病”等宣传图画,积极营造中医药特色服务氛围,大力倡导“看中医、吃中药”、“治未病”理念,让中医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活动。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作用率。

  (六)加强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中医药服务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之一,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我县深入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健康管理和保健服务相关规范及技术规范培训,并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服务工作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通过努力,我县中医药工作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困难。一是中医药人才仍然不足,目前3个卫生院和长水社区卫生服务站还未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二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仍然没有到位,普及中医药知识有待加强。三是对中医投入不够,中医诊疗设备短缺,乡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仍然没有到位。

  四、建议和意见

  (一)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力度。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

  (三)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

篇三:县级中医药发展汇报

  

  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目前,随着现代医学在中国的普及,许多人都开始转向中医药。中医药因其卓越的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县中药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次调研报告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县中医药产业的市场需求

  我国是产中药材大国之一,中药市场巨大,每年中药市场的规模都在逐渐扩大。据不完全统计,中药及成品药市场总体规模已经超过千亿,达到1200亿元。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保健品和天然草本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中医药在治疗传统疾病和保健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药的原因。

  二、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

  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也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与传统中药材种植,中药制造业,中医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相互配合。这方面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湖南、四川、广东、云南等省市中药材生产大县,这些产地因中药材的生产和加工而形成完备的配套企业体系和整套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基本上已经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态势。

  三、县中医药产业的潜在商机

  中医药产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在未来市场上具有很高的潜力。目前,一些新兴的保健品和天然草本药物,成为市场新宠,中药饮片、中成药的销售配送渠道日益完善,药品制造、中药材培育、天然植物药源供应等环节的支持配套体系在发展,所以现在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最好的时机。

  为发展县中医药产业首先要完善县中药材种植基地,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尤其是有关卫生的问题,必须得以保障。本地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煮剂等的制造需与供药品的市场紧密结合,做到缺什么药,供什么药,做到有的放矢,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此外,要建立一支符合规范的医疗队伍,推广中医药理论,扩大自建的中医诊所,提高市场占有率。

  综上所述,中药市场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而在县中药产业中,其发展利用国内草本药物资源,并开发其领域产业化,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前景。做好规划建设,加强研究开发,提高品质,在服务、在价格、在推广方面做出吸引顾客的有力措施,那么县中草药产业的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好未来。

篇四:县级中医药发展汇报

  

  唐河县中医药发展情况汇报

  唐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河县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厚的传统。近年来,唐河县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总结中医药发展情况,特进行此次汇报。

  一、中医药资源丰富。

  唐河县地处黄河中游,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中药材生长。全县分布有中药材种植基地100余个,涵盖了大黄、枸杞、当归、黄芪等上百种中药材,其中有不少品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此外,唐河县还拥有丰富的矿泉资源和温泉资源,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

  唐河县中医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县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以及村级卫生室构成了完整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医院开设了针灸、推拿、中药煎煮等多个科室,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中医治疗服务。同时,中医药服务还深入到了农村,通过中医药巡诊车和中医药健康服务站,让中医药惠及更多的农民群众。

  三、中医药科研取得成果。

  唐河县注重中医药科研工作,加大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成立了中医药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涉及中药材的种植、加工、提取技术,中医诊疗技术的创新,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等方面。一大批科研成果的取得,为唐河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四、中医药人才队伍壮大。

  唐河县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目前,全县共有中医医师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的中医师占比达到30%以上。同时,还有一大批中医药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五、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

  唐河县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每年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中药材采摘体验活动、中医药技能大赛等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和学生的参与,增强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力和凝聚力。

  六、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唐河县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中药饮片的加工技术不断提升,中成药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医药产业链。

  七、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广泛。

  唐河县积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与国内外多家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还组织中医药专家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医疗援助,同时也接待了不少外国友人前来唐河县进行中医药文化交流。

  总之,唐河县中医药事业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以崭新的姿态蓬勃发展。中医药已经成为唐河县的一张文化名片,为促进人民健康、推动经济发展、传承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唐河县中医药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五:县级中医药发展汇报

  

  大田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大田县中医药事业在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下,医疗服务能力、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发展概况

  ㈠中医基础设施有完善

  2015年10月,在县委县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大田县中医院实施整体搬迁建设项目,新院区占地23亩,总建筑面积33591㎡,总投资1.64亿元,设计床位300张;该项目完成对大田县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017年投入26.8万元将一层门诊输液大厅改造为针灸康复科集中治疗区,实现了艾灸、牵引、小针刀治疗等集中治疗,极大的方便患者就医;投入16万/所,在乡镇分院兴建中医馆,目前已完成文江、建设、桃源3所中医馆建设,尚有石牌、均溪、太华、梅山、济阳等5所中医馆尚在建设中;㈡中医服务能力有提高

  大田县各家医疗卫生机构主动适应医改政策及医疗市场的变化需求,提高中药饮片使用;制订了中药饮片及医院制剂使用考核方案,提高中医药治疗率,发挥专科、专病、专药特色,降低病人的费用;17个分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药房中药橱,实现了全部分院中医药服务;针对肿瘤疾病多发现状,县中医院今-1-

  年还引进了一套肿瘤综合治疗设备,结合中医中药特色治疗等对病人实行个体化肿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效减轻群众转外就医负担;2017年,县中医院开展了48种中医医疗技术,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12601人次,占门诊总人次的比例达11.72%;县总医院中医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中医科门诊处方总数68.63%;县中医院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30.1%;㈢中医专科专病特色突出

  县中医院中医专科专病特色突出,其中老年病科为市级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康复科为院级重点中医专科;总医院组建以来投入26.8万元将一层门诊输液大厅进行改造,将原来分布在门诊1层和4层的针灸康复科治疗室集中至该综合区域,分布了男宾治疗室、女宾治疗室、艾灸区、牵引区、小针刀治疗室,功能设置更加合理,极大的方便患者就医;针对肿瘤病人不断增多现状,县中医院今年还引进了肿瘤综合治疗仪,结合中医中药特色治疗等对病人实行个体化肿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切实减轻群众转外就医负担;下一步还将开展“治未病”专科、中医特色诊疗馆建设、中医妇科盆底治疗等学科、“互联网+中药”服务建设,保证在组建总医院后,扩大中医药特色服务;㈣探索医养结合建设

  2017年10月26日,大田县医养服务中心康乐园揭牌运营;县医养服务中心盘活利用目前县中医院病房楼部分闲置资源,积极对接上级政策支持,高标准规划组建全市首家专业医养服务中-2-

  心,总投资3350万元,设置托养专区床位78张,突出医养融合专业优势,向社会群众提供中医特色养老服务,现11层床位已基本住满;㈤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有措施

  积极争取公立医院中医药类在编专业人员基本工资由财政承担的中医扶持政策,目前县中医院共有31名中医药人员的基本工资由县财政承担,进一步稳定了中医药人才队伍;县中医院已设立福建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逐步开展名老中医传、帮、带工作,不断培养年轻中医骨干医师,现有带教名中医1人,年轻学徒3名;此外,县中医院还积极引进中高级人才,聘请了莆田市第一医院骨科退休专家1人来院长期坐诊、指导科室业务开展、临床带教等工作,同时利用医联体平台,聘请福建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专家,每周定期来院开展诊疗活动,指导肿瘤综合治疗业务;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也减轻了转外就医的负担;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㈠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中医药服务能力不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医院需要借助大型仪器设备辅助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但是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基础建设落后,仅配备针灸、火罐、理疗床、小针刀等最基本设备,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下一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逐步配套相关诊疗设备设施

  ㈡专业人才匮乏,人员结构不合理

  -3-

  县中医院仍缺乏学科带头人、中高级中医人才,大田县各乡镇分院现有中医类技术人员仅占人员总数的20%左右,村卫生所因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缺乏中医药知识,大多村医年龄大,文化水平低,中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困难重重;下一步,充分利用县里出台的优秀人才引进政策,争取引进更多中高级人才;充分利用财政扶持政策,签约培养医疗专业定向生充实基层卫生队伍;通过与省市大医院共建医联体或协作医院等方式,定期邀请省市医院专家到我县开展培训指导,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㈢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中医药事业缺乏后劲

  一方面,目前各级财政对中医医院的补助与综合性医院没有差别,中医医院主要运用“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技术服务于广大群众,在医务性收入方面相比综合性医院少的很多,因此中医医院的年薪制兑现率明显低于综合性医院,实际上出现了部分中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发展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的情况;另一方面,医保政策远不能满足群众对中医治病的需求,如中风后遗症、脑瘫、截瘫等需要长期康复治疗未纳入门诊特殊病种并制定报销标准;三、几点建议

  ㈠在政策引导上下功夫

  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必须出台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办法,探索师带徒机制,-4-

  实施中医育名医、创名科、建名院工程,以适应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㈡在财政投入上下功夫

  建议政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实行财政单列,设立中医药事业发展基金,积极发挥区中医院在科研、学术、教育等方面的龙头作用,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中医药类人员工资应全部由财政承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增添相应中医设施设备,加大中医馆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水平;加大中医医保报销比例,激发城乡群众用中医治病的积极性;㈢在信息建设上下功夫

  互联网+中医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到来,传统医疗行业受到严峻挑战;要在政府主导下,在各部门密切配合支持下,以中医院为主体,尽快完成与省内著名中医院、中医药大学、名医工作室的网络对接,加强疾病信息沟通、医患咨询、个性化医疗、健康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合作,逐步实现网上挂号交费、远程会诊、查看报告等功能,打破时间、空间壁垒,让我们边远山区的患者也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5-

篇六:县级中医药发展汇报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来向大家汇报我所在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情况。首先,让我简要介绍一下我所在县的概况。我所在的县地处山区,地势较为险峻,人口稀少,但是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中医药事业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所在县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当时,由于交通不便,西医资源缺乏,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开始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投资建设中医药医院,并且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药专家。

  目前,我所在县共有3家中医药医院,分布在县城和各个乡镇。这些医院分别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同时,县城还设有中药饮片加工厂,并且引进了一些中药生产企业,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是我所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为了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县政府设立中医药文化研究院,并举办了大量的培训班和讲座,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专业人才。同时,政府还鼓励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合作,开展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提高了医疗水平。除此之外,政府还积极引进了现代科技手段,如远程医疗和中医药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效率。

  中医药在我所在县的人民群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广泛宣传中医药知识,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信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药作为保健和治疗的方法,并且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经济方面,中医药

  业也为县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然而,在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中医药人才的缺乏是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高级中医医生和中药专家的数量相对不足。其次,中西医结合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还有一些西方药物过度依赖现象存在。最后,中医药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也需要加强,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次,加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推广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最后,加强中医药市场的管理,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我所在县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我相信,在政府领导的关心下,我们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充满着希望。谢谢大家!

篇七:县级中医药发展汇报

  

  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标题】: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某县中医药产业的调研,全面了解了该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该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存在人才短缺、传承不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该县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政策支持等。

  一、引言

  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疗体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县中医药产业作为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通过对某县中医药产业的调研,旨在了解该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进一步促进其发展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使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该县中医药企业进行,问题主要涉及企业规模、产品种类、销售情况等。深度访谈则主要聚焦于负责人和从业人员,通过访谈了解他们对于中医药产业的看法和建议。

  三、发展现状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该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较快,涵盖了中药种植、中药加工、中成药生产等多个环节。中药种植主要以本地

  草药为主,中药加工和中成药生产则以中药材为原料。该县中医药企业数量较多,产品种类丰富,销售区域涵盖了本地区以及周边县市。

  四、问题与挑战

  尽管中医药产业在该县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是人才短缺问题,中医药行业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但目前该县中医药相关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其次是传承不足问题,中医药的传承需要时间和精力,但现实情况下很多中药材的培育和炮制技术正在逐渐失传;最后是市场竞争激烈,其他地区的中医药企业也在积极发展,对该县中医药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五、发展建议

  为了进一步促进该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和引进人才,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其次,加强中医药传承,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保护中药材的品种和技术;最后,完善政策支持,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六、结论

  经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该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传承和完善政策支持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促进该县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改善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七、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未来发展方向:

  1.加强科研创新:对中医药传统经典理论进行研究和创新,发掘潜在的中草药和药效,开发出更多适应当地气候和自然环境的中草药种植品种。同时,加强中药炮制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提高中药材的药效和质量。

  2.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体系,保障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推行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和加工,规范中成药的生产流程,加强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

  3.拓展市场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外中医药市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中医药企业进行合作和交流,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同时,注重发展中医药旅游,打造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区,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

  4.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年轻人从事中医药行业,加大对中医药专业的招生和培训力度,提高中医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建立健全的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和创业潜力。

  5.加强政府支持: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出相关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减少企业发展的障碍和压力。建立健全的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为中医药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税收优惠。

  八、结论

  通过对某县中医药产业的调研,我们了解到该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人才短缺、传承不足和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和挑战。为了进一步促进该县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科研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和加强政府支持。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产业是传统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市场需求。通过加强中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可以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也能够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和认可,提升中国软实力。

  以某县中医药产业为例,可以为其他县域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和经验共享,推动中医药产业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的中医药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篇八:县级中医药发展汇报

  

  中医医药发展情况汇报总结

  中医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医药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下面我将对中医医药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总结。

  首先,中医医药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家加大对中医药科研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推动了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在中药材资源开发、中药制剂研发、中医诊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

  其次,中医医药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不断拓展。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中医药组织和国际医药协会,加强与各国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应用。同时,我国还不断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医药的疗效和特色,提升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再次,中医医药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级各类中医药院校不断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中医药专业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中医药专家,促进了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这些举措为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最后,中医医药在临床服务方面持续优化升级。国家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与西医结合的发展,提升了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和康复保健中的作用。同时,加强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提高了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和接受度,促进了中医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中医医药在科研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人才培养和临床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然而,也要看到中医医药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中医医药事业不断迈上新台

  阶,为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中医医药的发展,共同推动中医医药事业蓬勃发展,造福人民群众。

推荐访问:县级中医药发展汇报 县级 中医药 汇报

【县级中医药发展汇报(8篇)】相关文章:

1.农业农村局扫黑除恶工作汇报(5篇)

2.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汇报

3.乡镇统一战线工作汇报材料(6篇)

4.2024年政治谈话十个方面问题汇报(8篇)

5.2024年党组织工作汇报(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