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达范文网!

2023年高三生物教案:生物进化

时间:2023-02-19 10:50:04 来源:金达范文网

本文题目:高三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第九讲生物的进化考向指南一现代生物进化论命题热点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2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比较命题角度此类问题常从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三生物教案:生物进化,供大家参考。

2023年高三生物教案:生物进化

  本文题目:高三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
  第九讲 生物的进化
  考向指南
  一 现代生物进化论
  命题热点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2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比较
  命题角度   此类问题常从以下角度考查:一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二是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生物适应性和新物种形成的分析
  [例1] 2011•苏、锡、常、镇四市模拟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
  B.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有利性状在蜥蜴个体世代间不断保存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D.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共同组成为一个种群
  [解析] 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自然选择过程中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不能共同组成一个种群。
  [答案] D
  [例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
  23
  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解析]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从根本上解释进化的原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基因的角度解释了进化的原因,①⑤⑥正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及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②正确。
  [答案] C
  1达尔文认为环境条件对生物变异不是诱导而是选择,生
  物产生了大量不定向变异后,由环境决定其生存与否,即变异在前,选择在后。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无论是环境的选择还是种群内部
  发生突变、迁移等,一切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必将引起生物的进化。
  二 进化与基因频率
  命题热点 1基因频率与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关系
  2基因频率的计算
  命题角度 此类问题在高考中常从以下角度考查:一是通过进化与基因频率的关系考查进化的实质;二是结合遗传规律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
  [例3] 2011•江苏高考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特点。生物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故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是随着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的。
  [答案] C
  [例4] 2011•广东高考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__________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型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基因频率等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获得转基因动物,受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如果转基因成功,目的基因S基因能进行复制和表达,所以在蚊子体内可检测出S基因、S蛋白以及S基因转录的mRNA。2AA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F1中A基因的频率为50%,F1随机交配,F2中有致死现象,即基因型为A-bb3/16和aaB-3/16的个体死亡,则F2存活个体中AA∶Aa∶aa=3∶6∶1,故F2中A基因的频率为60%。3群体中S基因频率逐代升高,而S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以抑制蚊子体内病毒的增殖,使蚊子体内的病毒平均数逐代减少。
  [答案] 1受精卵 S基因 S基因的RNA S蛋白 250% 60% 3下降 群体中S基因频率逐代升高,而S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以抑制蚊子体内病毒的增殖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
  1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A%=AA%+1/2×Aa%
  a%=aa%+1/2×Aa%
  2已知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
  若A%=p,a%=q,
  则:AA%=p2,aa%=q2,Aa%=2pq
  2011年夏季,发生在德国的耐药性大肠杆菌疫情已导致数千人感染。这再一次警示我们,细菌耐药性问题空前严峻,要高度重视抗生素滥用问题。
  据以上材料,可从以下角度命题:
  1从进化角度考查细菌抗药性产生的原因。
  2细菌致病与免疫的关系。
  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导致了许多药物无法治疗的“超级感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超级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即________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2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超级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画出这种病菌侵染人体后,在人体内迅速增殖的曲线。
  4试画出这种病菌多年来侵染人体,在一种抗生素选择下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
  [解析] 1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通过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即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出来,进而被相应的抗体消灭。2根据达尔文观点,病菌中存在抗药性个体差异,抗生素的不断使用对病菌起到选择作用,使病菌中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延续后代,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选择,病菌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3、4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和抗生素对病菌的选择
  关键是理解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和抗生素对病菌的选择作用。这种病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有抗性,因此在人体内呈“S”型曲线增长。该病菌存在变异现象,抗生素对病菌变异起选择作用,结果是病菌的数量随着抗生素的浓度增加而先减少后增多。
  [答案] 1效应T 2抗生素对病菌进行选择,生存下来的都是抗药能力强的病菌 3如图1 4如图2 文 章

推荐访问:生物 进化 教案 高三生物教案:生物进化 高三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 高中生物的进化教案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案 进化中的生物教案

【2023年高三生物教案:生物进化】相关文章:

1.党史学习主题活动教案(3篇)

2.体育教案教学反思简短(3篇)

3.2023年《马路上的安全》教案12篇(范例推荐)

4.2023年防溺水安全教案4篇

5.2023年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篇